湿地功能分区与植被恢复技术

2021-10-21

针对库边湿地植被覆盖率低、自然恢复速度慢、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,项目七研究团队应用恢复生态学原理,构建了“三区”库边湿地植被恢复模式。具体技术指标如下:

护岸功能区:消涨带,创建了以芦苇作为先锋植物(利用茎杆快速繁殖,种茎首尾相连,行距50-60cm),枯水期种植灌木柳(利用20-25cm枝条扦插繁殖)的消涨带植被快速恢复技术,该技术有效恢复了消涨带的生态景观、提高植被覆盖率。

水质净化功能区:缓冲带,挺水植物(种植密度2-10丛/m2,20%)、沉水植物(种植密度30-100 株/m2,10%)、边坡湿生草本植物(种子10-20g/m2 或幼苗15-40株/m2)。

水源涵养功能区:森林防护带,构建不同类型林分的水土保持与水源涵养功能提升技术。包括油松和落叶松人工林抚育技术(抚育强度40%)、天然林效应带改造技术(改造强度20%,带间补植水曲柳等阔叶树),效应带宽10-15m。

技术效果:生物多样性增加20-30%,水质净化能力提升25%,水源涵养能力提升8-10%。

湿地功能分区与植被恢复技术示意图


附件: